基督的榜样与形式主义的对比 SpTEdJ 1.346
圣经论到主耶稣基督年幼时候的见证是:“孩子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智慧,又有上帝的恩在祂身上。”祂在少年时期访问过耶路撒冷之后,与祂父母一同回去,“回到拿撒勒,并且顺从他们。……耶稣的智慧和身量,并上帝和人喜爱祂的心,都一齐增长”(路2:40,51,52)。 SpTEdJ 1.347
在耶稣的时代,青少年的教师都是形式主义者。耶稣传道期间曾对拉比们说:“你们错了;因为不明白圣经,也不晓得上帝的大能”(太22:29)。祂指责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太15:9)。遗传受到专注、推崇和尊敬,远超过圣经。人的言论,没完没了的仪式,占据了学生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使人认识上帝的教育却被忽略了。大教师们不断小题大做,详细说明要遵守的宗教礼节的每一个细节,以遵守这些仪式为最高的义务。他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太23:23)。这样就带来了大量垃圾,使青少年看不到侍奉上帝之最重要的事了。 SpTEdJ 1.348
在这种教育制度中,人们没有机会获得个人经验,亲自认识到“耶和华如此说”的能力,得以依赖那惟独能带来平安和上帝能力的圣言。学生们既忙于一整套的形式,在这些学校中找不到安静的时辰可与上帝交通,聆听祂对他们内心讲话的声音。被拉比们视为高等教育的东西实际上是真教育的最大障碍。它与一切真正的发展背道而驰。在他们的训练之下,青少年的各项能力受到压制,心智也变得狭隘了。 SpTEdJ 1.349
耶稣的兄弟和姐妹们学了大量遗传和拉比们的礼节,但基督却不受劝诱去对这些事感兴趣。祂虽在各方面再三听到“你要,”“你不可,”行事却不受这些规条的限制。社会的要求总是与上帝的要求相冲突。祂在幼年的时候虽然没有直接攻击饱学教师们的习惯或规则,却没有在他们的学校中作学生。 SpTEdJ 1.350
耶稣不愿随从任何要祂偏离上帝旨意的风俗习惯,也不愿置身受教于那些推崇人的话在上帝圣言之上的人。祂关闭心门不接受一切不以上帝为根基的观点和礼节。祂不愿给这些事留地步,让它们影响祂。祂就这样教导我们:预防罪恶要比罪恶在心中有了立足之地后再试图纠正它要好。耶稣不愿用自己的榜样领他人到会被败坏之处。祂也不愿不必要地置身于会与拉比们造成冲突的位置,那或许在多年以后会导致削弱祂对百姓的影响。因此祂不能受劝诱去遵守无意义的形式或背诵格言。后来祂在传道时很明确地谴责了那些格言。 SpTEdJ 1.351
耶稣虽顺从祂的父母,却在很小的年纪就开始独立行事,塑造祂的品格。祂的母亲虽是祂的第一位人间教师,祂却在不断从祂的天父受教育。耶稣非但没有注视拉比们世纪相传的学问,反而在那神圣教师的手下学习纯洁而未受败坏的上帝的道,也研究自然界的大课本。“耶和华如此说”总是在祂口中,“经上记着说”乃是祂每一个与家庭习惯不同的行为的理由。祂给家庭生活带来了更纯净的气氛。祂虽然没有置身于拉比们的教导之下,在他们的学校中作学生,却常常不得不与他们接触,而祂好像一个学习者所问的问题,却令智者们为难;因为他们的行为与圣经不符,他们没有来自上帝的智慧。甚至对那些恼怒祂不顺从流行习惯的人来说,祂所受的教育似乎也比他们更高尚。 SpTEdJ 1.352
耶稣的生活证明祂期望的多,所以祂尝试的也多。祂从很小的时候就是照在世上道德黑暗中的真光。祂显明自己是真理,是人们的向导。祂关于真理的观念和祂抵抗试探的能力与祂对圣经的顺从相称。圣经本是祂亲自默示神人们写下来的。耶稣人生的标志是与上帝交通,完全将心灵投诚于祂,履行祂的话而不顾虚伪的教育或当时的风俗及遗传。 SpTEdJ 1.353
在拉比们看来,宗教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忙于活动,谋求借着某种外在的行为表明他们出众的虔诚;同时,他们却借着不断违背上帝的话曲解主的作为。但那有上帝作后盾的教育,却会引人寻求上帝,“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徒17:27)。无限的主决不会被人的组织或人的计划所束缚。每一个人都必须在认识上帝的旨意和作为上有个人的经验。在所有受训于上帝之人的身上,都要彰显一种与世界及其风俗习惯或经验不和谐的生活。借着研究圣经,借着恳切祈祷,他们可以听见祂给他们的信息:“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诗46:10)。当一切其它声音都止息,地上的所有利益都撇在一边时,心灵的静默便使上帝的声音更加清晰。此时便在祂里面得到安息。上帝乃是心灵的平安、喜乐和生命。 SpTEdJ 1.354
当孩子努力与自己的父亲最亲近,过于其他任何人时,便显出他的爱、他的信心和完全的信任。孩子安然倚靠父亲的智慧和力量。上帝的儿女也是这样。主吩咐我们:“仰望我,就必得救”(赛45:22)!“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11:28)。“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慧的,应当求那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上帝,主就必赐给他”(雅1:5)。 SpTEdJ 1.355
“耶和华如此说:倚靠人血肉的膀臂,心中离弃耶和华的,那人有祸了!因他必像沙漠的杜松,不见福乐来到,却要住旷野干旱之处,无人居住的碱地。倚靠耶和华、以耶和华为可靠的,那人有福了!他必像树栽于水旁,在河边扎根,炎热来到,并不惧怕,叶子仍必青翠,在干旱之年毫无挂虑,而且结果不止”(耶17:5-7)。 SpTEdJ 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