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善的撒玛利亚人 DAL 1.1664
(根据路10:25-37) DAL 1.1665
基督用良善的撒玛利亚人的比喻,来解释真宗教的本质。祂指明真的宗教信仰,不在乎制度,信条或仪式,乃在于仁爱的行为,在于为他人谋最大的幸福,在于纯正的良善。 DAL 1.1666
正当基督教训人的时候,“有一个律法师,起来试探耶稣说:夫子!我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听众都屏息地等候着耶稣的答复。祭司和拉比们想借着律法师所发的问题,来陷基督于困难之中。但救主没有进行辩论,却要发问题的人自己回答自己的问题。祂说:“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你念的是怎样呢?”犹太人指摘耶稣轻看西奈山上所颁布的律法,而祂把问题转入得救在乎遵守上帝的诫命上去了。 DAL 1.1667
律法师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上帝;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耶稣说:你回答的是;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 DAL 1.1668
那律法师原来不满意法利赛人的态度和行为。他曾怀着追求明白经文真义的心去研究圣经。他对这事感到深切的兴趣,所以出于诚心地问:“我该做什么?”在他自己的回答里,他对于律法规定的需要,没有提出一堆的仪文和仪式的教条。他认为这都是没有价值的。他只提出一切律法和先知所凭借的两条大纲。基督称赞这个回答,就使救主在拉比们面前占了上风。他们不能因祂赞同一个律法师所说的话而定他的罪。 DAL 1.1669
耶稣说:“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祂说明律法是一个神圣的整体。并教训人说,我们不能守这一条而犯那一条,因为有一个原则将条条都连贯在一起了。人的终局,必根据他是否服从全部的律法来决定。以爱上帝为至上,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这就是必须实现在生活上的原则。 DAL 1.1670
律法师发觉自己是一个犯法的人。他因基督锐利的言语自觉有罪了。他自称明白律法的义,但没有实行。他没有向他的同胞显出爱心。他必须悔改,但他非但没有悔改,反倒想显出自己有理。非但没有承认真理,反倒想指出诫命是何等的难以实行。这样,他希望一方面能避免良心的责备,一方面在众人面前为自己申辩。救主的话已经证明律法师的问题是不必要的,因为他自己已能够回答了。于是他又提出一个问题,说,“谁是我的邻舍呢?” DAL 1.1671
这个问题在犹太人中常常引起无穷的辩论。异邦人和撒玛利亚人,不能算为邻舍,这在他们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这些人是外乡人,是仇敌。但在犹太人自己的民族和社会不同的阶层中,应当怎样划分界线呢?祭司,拉比,长老,应该把谁当作邻舍呢?他们终身在仪式之内兜圈子,实行自洁。他们又教训人说,和无知粗鲁的庶民接触必定沾染污秽,以后要费很多的麻烦才能除去。他们是否要把“不洁净的人”当作邻舍呢? DAL 1.1672
这一次,耶稣还是不让人把祂拖入辩论的旋涡中。他没有谴责那些窥伺祂并要定祂罪的人执拗。祂只用一个简单的故事,便听众看到一幅流露着由天上而来的慈爱的图景,以感动听众的心,而那律法师也不得不承认其中的真理了。 DAL 1.1673
驱散黑暗的方法是透进光明。打击谬见的上策是表彰真理。惟有上帝之爱的启示,才能暴露自私的心中所有的丑态和罪恶。 DAL 1.1674
耶稣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偶然有一个祭司,从这条路下来,看见他就从那边过去了。又有一个利未人,来到这地方,看见他,也照样从那边过去了”(路10:31,32)。这并不是虚构的故事,乃是一件事实。而且大家都知道耶稣所讲的话和事情的经过完全相符。故事中所提到从那边过去的祭司和利未人,这时也在基督的听众之间。 DAL 1.1675
从耶路撒冷到耶利哥的路程中,旅客必须经过犹大地的一段旷野。在那下到嶙峋多石的山峡的路上时常有强盗出没,抢劫过往的客人。那人就在这里遇盗,一切值钱的东西都被洗劫一空,他还被打个半死丢在路旁。那时有一个祭司从这条路过来,只向受伤的人望了一眼。随后又来了个利未人。他好奇地要知道出了什么事,就停下看了一看那遭难的人。他深知自己应该做什么,但这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他巴不得没有从那里经过。这样,就不致于看见这个受伤的人了。但他终于决定事不关己,就掉头而去。 DAL 1.1676
这两个人都担任圣职,并自认是熟悉圣经的。他们是特选在人民中作上帝代表的一等人。他们应当“体谅那愚蒙的和失迷的人”(来5:2),以便领他们明白上帝对于人类的大爱。他们分内的工作,与耶稣所描述自己要做的工相同。祂说:“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路4:18)。 DAL 1.1677
天上的使者看到地上上帝家里的人遭遇苦难,已经准备与人合作,来解除压迫和痛苦。上帝按着自己的旨意使祭司和利未人经过那受伤者躺卧的所在,要叫他们看出那人需要的怜悯和帮助。全天庭都注目要看这两个人对于同胞是否怀有恻隐之心。古时在旷野教导希伯众人的原是救主耶稣。祂从云柱和火柱中所发挥的教训,与现在人们从祭司和教师那里所领受的大不相同。那时律法所包括仁慈的条文,甚至惠及那些不能用言语表达需求和痛苦的低级动物。上帝曾晓喻摩西指示以色列人说:“若遇见你仇敌的牛,或驴,失迷了路,总要牵回来交给他。若看见恨你人的驴压卧在重驮之下,不可走开,务要和驴主一同抬开重驮”(出23:4,5)。但是在强盗伤人的那件事上,耶稣所提出的乃是一个遭难的弟兄。祭司和利未人对于弟兄岂不应该比对于负重的牲畜更有恻隐之心吗?上帝借着摩西传给他们的信息,说明他们的上帝耶和华是“至大的上帝,大有能力,大而可畏。”“祂为孤儿寡妇伸冤,又怜爱寄居的。”故此祂吩咐说:“所以你们要怜爱寄居的。”“并要爱他如己”(申10:17-19;利19:34)。 DAL 1.1678
约伯曾说:“从来我没有容客旅在街上住宿,却开门迎接行路的人。”罗得见了两个扮作常人模样的天使到了所多玛,便脸伏于地下拜,说:“我主啊,请你们到仆人家里洗洗脚,住一夜”(伯31:32;创19:2)。这些教训祭司和利未人是熟悉的,可是他们没有在实际生活上表现出来。他们既受了民族偏见的教育,就养成了自私、狭窄和排外的心理。所以当他们看见那受伤的人时,既不能确定他是自己的同族,就想他或许是一个撒玛利亚人,因此就转身走开了。 DAL 1.1679
基督所叙述的祭司和利未人的行为,在律法师看来,和他所学的律法规条并没有什么抵触的地方。但现在另有一幅景象摆在他面前: DAL 1.1680
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路过那里,看见那受伤的人,就动了慈心。他没有问那陌生人是犹太人或是外邦人。这撒玛利亚人很明白,如果当时二人的处境恰正相反──受伤的是他自己,而行路的是那个犹太人,──那么那个犹太人必吐唾沫在他脸上,轻蔑地走开了。但他并不因此而踌躇,也不考虑自己留在那里会有被劫的危险。他只看见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受苦而需要救助的人,别的他就无暇顾及了。他脱下自己的外衣替他盖上,用自己路上备用的油和酒来医治并振奋受伤的人。他扶伤者骑上自己的牲口,在一旁随着慢步前进,免得他因颠簸而增加痛苦。他把那人带到客店里,无微不致地照顾了他一夜。第二天早晨,撒玛利亚人看那人有了起色,便放心赶自己的路。但在未走之前,他把那人托给店主照顾,付了账,又拿一些钱存在店里供他使用,可是连这样他还认为不足,于是再为他做了准备而对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 DAL 1.1681
故事到这里为止,于是耶稣定睛看看律法师,好像看透了他的内心,说:“你想这三个人,那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 DAL 1.1682
就是到这个时候,律法师还不愿从他口中说出撒玛利亚人这个名字。他只回答说:“是怜悯他的。”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 DAL 1.1683
“谁是我的邻舍呢?”这个问题从此就永远解决了。基督已经说明,我们的邻舍不单是我们同一个教会或同一个信仰的人。邻舍是不论种族,肤色或阶级的。凡需要我们帮助的人,都是我们的邻舍。凡被仇敌蹂躏打伤的人,都是我们的邻舍。每一个属于上帝的人,都是我们的邻舍。 DAL 1.1684
耶稣用良善的撒玛利亚人的故事来描述祂自己和祂的使命。人已经受了撒但的欺骗、伤害、强掠、败坏,丢在路旁,任其死亡。但救主对于我们可怜的景况动了慈心。祂放弃了祂的荣耀来拯救我们。祂看见我们将要死亡,就自愿为我们的生命负责。祂医治了我们的创伤,用祂的义袍遮盖我们,为我们开了一个安全的避难所,亲自付出代价为我们安排一切。祂舍去生命救赎我们。祂指着自己的榜样对祂的门徒说;“我这样吩咐你们,是要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约15:17;13:34)。 DAL 1.1685
律法师向耶稣所发的问题是“我该做什么?”耶稣承认爱上帝和爱人为公义的总纲,所以说:“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那撒玛利亚人服从了慈悲仁爱之心的驱使,这就证明他是一个遵行律法的人。基督吩咐律法师说:“你去照样行吧。”可见所求于上帝儿女的,乃是实行而不是空谈。“人若说他住在主里面,就该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约壹2:6)。 DAL 1.1686
今日的世界和耶稣的时代同样需要这个教训。自私和冷淡的形式主义,几乎消灭了爱的火焰,并破坏了那应使品格芬芳的美德。许多承认主名的人忘记了基督徒的责任乃是代表基督。除非我们在家庭中、邻里间、教会里或无论什么地方,在实际行动上为他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那么无论我们口里怎样承认,我们总不能算为基督徒。 DAL 1.1687
基督与人休戚与共。祂要我们在拯救人类的事工上与祂联合。祂说:“你们白白地得来,也要白白地舍去”(太10:8)。罪为万恶之首,所以我们的责任乃是怜爱并帮助犯罪的人。许多犯了错误的人,自觉羞耻,自知愚昧。他们渴望一些勉励的话。他们注意自己的过失和错误,直到几乎绝望的地步。我们不可忽略这样的人。如果我们是基督徒,就不应当从他们旁边过去,不应当尽量避开那些最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当我们看见别人因患难或罪恶而受苦时,我们万不可说,这事与我无干。 DAL 1.1688
“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加6:1)。要借着信心和祈祷击退仇敌的势力。要说信心和勇敢的话,使受创伤的人听了犹如敷上良药一般。有许许多多的人在人生的大斗争中已经灰心丧胆,只要有人向他们说一句仁爱勉励的话,就可以坚固他们,使他们得到胜利。我们万不可忽略一个受苦的人,不用上帝所赐的安慰去安慰他。 DAL 1.1689
这一切都是成全律法的原则。这原则就是良善的撒玛利亚人的故事所说明,也是耶稣的生活中所显示的。祂的品格表现律法的真义,并显明了爱邻舍如同自己究竟是什么意思。当上帝的儿女向一切的人显出怜悯,仁慈和爱心时,他们就是为天上律例的本质作见证。他们证明了“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苏醒人心”(诗19:7)。无论何人若不表现这种爱,就是破坏了他自称尊崇的律法。因为我们向弟兄所表现的精神,就说明了我们对于上帝的精神。那使我们爱邻舍的唯一动机,乃是有上帝的爱在心中。“人若说我爱上帝,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怎能爱没有看见的上帝呢?”亲爱的弟兄啊,“我们若彼此相爱,上帝就住在我们里面,爱祂的心在我们里面就得到完全了”(约壹4:20,12)。 DAL 1.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