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arger font
Smaller font
Copy
Print
Contents

历代愿望

 - Contents
  • Results
  • Related
  • Featured
No results found for: "".
  • Weighted Relevancy
  • Content Sequence
  • Relevancy
  • Earliest First
  • Latest First
    Larger font
    Smaller font
    Copy
    Print
    Contents

    第17章 尼哥底母 (Chap. 17 ¨C Nicodemus)

    尼哥底母DAL 1.496

    (根据约3:1-17)DAL 1.497

    尼哥底母是犹太国一个位高权重的官长。他受过高深的教育,具有非常的才能,又是议会中很受尊敬的一员。他曾与别人一样深受耶稣教训的感动。他虽有财富,学问和声望,但是很奇怪地,他却被这平凡的拿撒勒人所吸引了。救主口中所出的教训,曾大大地感动了他,他就想多学这些奇妙的真理。DAL 1.498

    基督在洁净圣殿时所行使的威权,曾激起祭司和首领们坚决仇恨。他们惧怕这陌生人的势力。这个不知名的加利利人,竟敢如大胆,这是不能容忍的事。他们决意制止祂的工作,可是他们并不是全体同意这事,因为有些人不敢反对这么显然受上帝圣灵感动的一位。他们还记得以前的众先知,曾怎样因为责备以色列人首领的罪而被杀,也知道犹太人之所以受异邦人的压制,就是因为他们怙恶不悛,不肯接受上帝责备的结果。他们害怕祭司和首领们谋害耶稣,步列祖的后尘,使新的灾祸临到他们的国家。尼哥底母也有这样的顾虑。在一次犹太公会的会议中考虑对耶稣所应取的方针时,尼哥底母劝大家要取慎重和缓的态度。他竭力主张若是耶稣果然赋有从上帝那里来的权柄,那么拒绝祂的警告乃是危险的。众祭司不敢轻视这个劝告,所以暂时就没有以公开的手段来反对救主。DAL 1.499

    自从听见耶稣讲论之后,尼哥底母就切心研究有关弥赛亚的预言。他越研究,就越坚定地相信耶稣就是将要来的那一位。他同以色列中其他许多人一样,看到圣殿中污秽亵渎的情形,心中大为悲痛。耶稣赶出买卖人的时候,他也曾目击当时的情形。他看见神能的奇妙表现,看见救主接纳穷人,医治病人,看见他们欢乐的面容,听见他们颂赞的言语,故此他毫无疑惑地相信拿撒勒的耶稣,就是上帝所差来的。DAL 1.500

    尼哥底母极想与耶稣晤谈,但不敢公然去找祂。要一个犹太人的官长,去承认自己同情于一位尚未成名的教师,未免太失体统了。况且犹太公会若是知道他去访问耶稣,就必对他加以污蔑和申斥。故此他决意秘密地去见耶稣。他认为如果公然前去访问,别人也要效尤。由于特别的打听,他得知救主在橄榄山的退休之所,就等到合城夜阑人静以后才去找祂。DAL 1.501

    尼哥底母在基督面前想用强自镇定而严肃的态度,来掩饰他异常胆怯的心情。他说:“拉比,我们知道你是由上帝那里来作师傅的,因为你所行的神迹,若没有上帝同在,无人能行。”他想先提到基督作师傅的奇才和祂行神迹的神能,作为进见之阶。他说这话的意思,是要表示信任耶稣,并取得耶稣的信任,其实这样的话反倒显明他的不信。他并不承认耶稣为弥赛亚,只说祂是上帝那里差来的师傅。DAL 1.502

    耶稣并不领谢他的恭维,却注目望着他,像是在那里洞察他的心。祂的慧眼看出在祂面前的是一个寻求真理的人。祂明白尼哥底母的来意。于是为要加强他心中已有的感悟,祂就单刀直入,而又很郑重和蔼地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上帝的国”(约3:3)。DAL 1.503

    尼哥底母到主面前,本想和祂讨论一番,但耶稣却展开了真理的基本原则。他对尼哥底母说:你所需要的,不是理论的知识,乃是属灵的更新,不是满足你的好奇心,乃是要获得一颗新心。你必须从上头得到新的生命,而后才能赏识天上的事。除非有了这种改变,使一切都化旧为新,你和我讨论我的权柄或使命,对你得救的问题,都不会有什么帮助。DAL 1.504

    尼哥底母曾听过施洗约翰讲论悔改受洗的道理,并听他在民众面前指出那将要用圣灵施洗的一位。他自己也觉得犹太人的灵性冷淡,他们大都被固执的私见,和属世的野心所驱使。他希望弥赛亚来时,一切情形都可改善。可是施洗约翰动人的信息,未能使他感觉自己的罪。尼哥底母是个严格的法利赛人,素以善行自豪。他的慈善和对于圣殿经费的慷慨捐助,是大家所称赞的。他自己也认为一定蒙上帝的喜悦。如今忽然听耶稣说,他现在还不够纯洁,而且有一个国度他连看都不配,这便使他吃了一惊。DAL 1.505

    耶稣所用重生的比喻,并不是尼哥底母所完全不熟悉的。犹太人往往将悔改相信犹太教的异教徒,比作初生的婴孩。所以尼哥底母理应明白基督的话,不是照字面解释的。然而因为他自己生为以色列人,就以为在上帝国里准是有份的了。他觉得自己不需要什么改变。无怪他听见救主的话就要惊奇了。这些话是那么切实地来用在他身上,使他起了反感。法利赛人的骄傲与寻求真理者的诚意,在他心里起了斗争。他希奇基督为什么不尊重他以色列官长的地位,而竟这样地对他说话。DAL 1.506

    由于惊奇,尼哥底母不禁张皇失措,便用满含讽刺意味的话回答基督说:“人已经老了,如何能重生呢?”当锐利的真理刺入良心时,尼哥底母就与众人一样,显出属血气的人不领会上帝圣灵之事的特性。他心中对于属灵的事毫无反应,因为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属灵的事。DAL 1.507

    然而救主并不以辩论应付辩论。祂举起手来,带着镇静严肃的态度,以更肯定的语气,用真理打动尼哥底母的心,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上帝的国。”尼哥底母知道,基督所说的是指着水的洗礼和上帝的灵使心灵更新的事。他觉悟到,这对他说话的,就是施洗约翰所预言的那一位。DAL 1.508

    耶稣接着说:“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人心生来是恶的。“谁能使洁净之物出于污秽之中呢?无论谁也不能”(伯14:4)。世人的巧计绝不能为犯罪的心灵找到救药。“原来体贴肉体的,就是与上帝为仇,因为不服上帝的律法,也是不能服。”“从心里发出来的,有恶念,凶杀,奸淫,苟合,偷盗,妄证,谤讟”(罗8:7;太15:19)。人心的泉源,必先洗净,然后所发出来的才能清洁。人想靠自己的功德遵守律法,乃是在尝试一件不可能的事。单单具有守律法的宗教和敬虔的外貌,是不可靠的。基督徒的人生,不是旧生活的修整或改良,乃是本性的变化。对于自我和罪,必须置之死地,随之而来的乃是全新的生活。这种变化了惟有借着圣灵的运行,才能成功。DAL 1.509

    尼哥底母依然不解,耶稣乃用风为比喻,来说明祂的意思。祂说:“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DAL 1.510

    风来树动,枝叶瑟瑟作响,这是人所听得见的,但是人看不见风的形状,谁也不知道它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圣灵在人心中作工也是如此。我们不能解释圣灵的行动,正如不能解释风的行动一样。一个人或许不能说出悔改的一定时间或地点,或许不能追溯悔改过程的一切情况,但这并不证明他没有悔改。借着一种像风那样看不见的能力,基督是时刻不停地在人心中作工。受到感化的人,也许完全不觉得,而这种能力却渐渐地潜移默化,引人归向基督。这样的感化,也许是从默想耶稣,查考圣经,或听传道人的讲论而来的。随后,圣灵来作更直接的呼唤,人心便突然欢乐地归顺耶稣了。许多人说这是突然的悔改,殊不知这是上帝的灵长久默化人心的结果,──一种长期忍耐的过程。DAL 1.511

    风的本身虽不能见,但其所生的效果,却是看得见觉得到的。照样,圣灵在人心中作工,人一感受其拯救的功能,就必在他的一切行为上表现出来。上帝的灵住在人的心里,就必改变人的整个生活。罪恶的思想丢开了,不良的行为抛弃了,仁爱、谦让、和平,代替了愤怒、嫉妒、纷争,忧愁变成喜乐。人的脸上,反射出天上的光辉。没有人看到上帝为人卸下重担的手,也没有人见到从天庭降下的光芒。当人因着信投靠上帝之时,神恩天福就临到他了。于是肉眼所看不见的能力,就按看上帝的形象造了一个新人。DAL 1.512

    人类有限的智力,无从领会救赎的大工。这种奥秘超出人的智能,然而一个出死入生的人,却能体会到这是神圣的事实。救赎之工的开始,我们能从今生的个人经验中得知,而救赎之工的结果,却是要存到永世世无穷。DAL 1.513

    耶稣正说话时,几道真理的光芒透入了这位官长的心。圣灵温和驯良的影响,感动了他的心。可是他还不能完全领会救主的话。他所注意到的,是重生的方法,而不是重生的必要。故此他诧异地问道:“怎能有这事呢?”DAL 1.514

    耶稣问他说:“你是以色列人的先生,还不明白这事吗?”身负民间宗教导师之责的人,实在不该在这样重要的真理上毫无所知。耶稣的话中带有教训,就是尼哥底母不应当因真理的直言而烦恼,反该为自己属灵方面的愚昧而惭愧。但是基督说话时的态度是那么的严肃郑重,声音和神色又表露那么诚恳的爱,以致尼哥底母感觉自己的窘态,而不为耶稣的话所冒犯。DAL 1.515

    但耶稣解释祂在世上的使命是要建立一个属灵而不是属世的国,尼哥底母心中又烦闷起来了。耶稣看出他的心情,就接着说:“我对你们说地上的事,你们尚且不信,若说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如果尼哥底母不能领受基督解释上帝恩典在人心中作工的教训,又怎能领会祂荣耀之天国的性质呢?他既不了解基督在地上工做的性质,就不能明白祂在天上的工作。DAL 1.516

    被耶稣赶出圣殿的犹太人,自称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可是见了救主的面就逃跑了,因为受不住祂身上所显现的上帝荣光。这就证明他们没有受上帝恩典的陶冶,不配参加殿中神圣的祭礼。他们固然勤于维持圣洁的外表,但却忽略了圣洁的内心。他们虽然拘泥于律法的字句,却常常违犯律法的精义。他们迫切的需要,正是基督对尼哥底母所解释的改变——心灵上的新生,罪的洁净,以及知识和圣洁的复兴。DAL 1.517

    以色列人盲目于重生之道,是无可推诿的。以赛亚受圣灵感动,曾写道:“我们都像不洁净的人,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大卫曾祈祷说:“上帝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上帝借着以西结应许说:“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又从你们的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你们肉心。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使你们顺从我的律例,谨守遵行我的典章”(赛64:6;诗51:10;结36:26,27)。DAL 1.518

    尼哥底母从前读这些经文的时候,好像在云雾之中,现在才开始领会其意义了。他看出单单在外表上严格地顺从律法的字句,不足以使人有进天国的资格。照人的看法,他可算是一个正人君子,但在基督面前,他就觉得自己的心是不洁的,自己的生活是邪恶的。DAL 1.519

    这时尼哥底母渐渐被吸引归向基督了。救主向他解释重生之道,他就渴望自己心中也有这种改变,可是用什么方法来成就这事呢?耶稣就回答这还未发出的问题说:“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叫一切信祂的都得永生。”DAL 1.520

    这个题目是尼哥底母所熟悉的。从举蛇的象征上,他领悟了救主的使命。当以色列民被火蛇所咬,行将丧命之时,上帝吩咐摩西造一条铜蛇,在会众之间高高举起,然后有话传遍全营说,凡被咬的,一望这蛇就必得活。众人都知道,铜蛇本身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帮助他们。铜蛇乃是基督的表号。伤害他们的是蛇。举起来医治他们的也是蛇。照样,上帝的儿子也要“成为罪身的形状,”来作他们的救赎主(罗8:3)。许多以色列人,以为献祭的礼节本身就有使他们从罪中得释放的功能。上帝要他们知道,这种礼节像铜蛇一样,本身毫无价值,其目的是要引领他们转向救主。无论是医好他们的创伤,或是赦免他们的罪恶,除了信靠上帝所赐的独生子以外,他们不能为自己做什么。他们必须仰望,才能得生。DAL 1.521

    被火蛇所咬的人,或许迟疑而不仰望,或许疑问这条铜蛇怎么会有使人活的效能?或许要求一个科学的解释。但解释是没有的,他们必须接受上帝藉摩西所吩咐他们的话,不肯仰望,就必灭亡。DAL 1.522

    心灵得到启发,不是借着争辩和讨论。我们必须仰望,方可得生。尼哥底母领受了这教训,就存在心里。从此他就用新的方法来查考圣经,不是为了学术上的讨论,乃是为了使心灵得到生命。他既顺服圣灵的引导,就开始得见天国了。DAL 1.523

    如今有千万人也需要像尼哥底母那样从铜蛇学习这同样的真理。他们靠自己遵守上帝的律法,想要借此讨祂的喜悦。有人叫他们仰望耶稣,并相信惟有靠祂的恩典才能得救,他们就惊呼着说:“怎能有这事呢?”DAL 1.524

    我们都必须像尼哥底母那样,甘愿承认自己是罪魁,才能进入生命。除了基督,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4:12)。我们因着信心而领受上帝的恩典,但信心不是我们的救主。信心不能使我们赚得什么。信心乃是握住基督的一只手,用以领取祂的功劳作为救治罪恶的良药。我们若没有上帝圣灵的帮助,就不可能悔改。圣经论到基督说:“上帝且用右手将祂高举,叫祂作君王,作救主,将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赐给以色列人”(徒5:31)。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都是基督所赐的。DAL 1.525

    这样说来,我们怎样才能得救呢?──“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照样被举起来,使一切被那蛇诱惑和咬伤的人,都可以借着仰望而得生。“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1:29)。从十字架上发出的光,显明了上帝的爱。祂的爱吸引我们来到祂身边。如果我们不抗拒这种吸引,就会被引到十字架下,悔改我们那把救主钉死的罪。于是因着信,上帝的灵就在我们心中产生新的生命。我们的思想意念,便会顺从基督的旨意。祂在我们里面作工,使一切都归服祂,我们的心灵就照着上帝的形象而重造了。于是上帝的律法就写在我们的心版上,我们就能和基督一同说:“我的上帝啊!我乐意照你的旨意行”(诗40:8)。DAL 1.526

    耶稣与尼哥底母交谈时,说明了救恩的计划和祂到世上来的使命。在祂以后的一切讲论中,没有一次像这次那样,将凡要承受天国的人心中所要成就的工作,一步一步地解释得这么圆满。基督在工作开始之初,就向犹太公会中的一位议员展开真理。他是一个最能受教,并专任民间教师的人。但是以色列人的一般首领却不欢迎真光。尼哥底母将真理藏在心中三年之久,似乎没有明显的效果。DAL 1.527

    然而耶稣知道祂的种子是撒在怎样的地土上。那天夜里在幽静的山上单独对一位听者所讲的话,并没有落空。尼哥底母虽然没有立时公开承认基督,但他时时留心耶稣的为人,揣摩祂的教训。在公会中,他又屡次打消祭司们杀害耶稣的计谋。到末后,耶稣在十字架上被举起来时,尼哥底母就想起橄榄山上的教训:“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叫一切信祂的都得永生。”那次秘密会谈时所发的光,照射在髑髅地的十字架上,尼哥底母就看出耶稣是世人的救赎主。DAL 1.528

    在救主升天以后,当门徒因遭遇逼迫分散之时,尼哥底母就坦然无惧地挺身而出。他用自己的财富来维持犹太人所希望在基督死后即要消灭的幼小教会。在危难之时,那曾一度这么慎重疑虑的人,竟一变而像磐石那样坚稳。他时时鼓励门徒的信心,供给他们传扬福音的经费。以前尊敬他的人,反过来蔑视他,逼害他了。虽然在世上的财物方面,他变得贫穷了,然而那晚与耶稣谈话时所产生的信心,却丝毫不偏不移。DAL 1.529

    尼哥底母把那次与耶稣会谈的情形告诉使徒约翰,由约翰的笔记载下来,留为后世亿万人的教训。其中所发挥的真理,今天仍与当夜这位犹太人的官,去见那卑微的加利利教师,求问生命之道时一样重要的。DAL 1.530

    Larger font
    Smaller font
    Copy
    Print
    Contents